close

蘇軾定風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湮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去無風雨也無晴

 

時空背景:

    此詞寫於元豐五年三月,蘇軾47歲。是差點送命的烏臺詩案而貶黃州時所寫的作品。此時東坡開始深入接觸佛學和道家思想,該年二月築雪堂並自號「東坡居士」。

    其實元豐五年也是東坡心態的一個轉折點,從無我的態度看小我,從永恆的時間點去看待苦短的人生。同時期著名的作品上還有前後《赤壁賦》。東坡在此時也效法陶淵明要走入田園,自以為到了陶淵明的境界。然而光是心態上就不同了,陶淵明是自願放棄仕途,而蘇軾是被貶官而仍等待朝廷的再次重用。不過,蘇東坡確實也買了田地準備自給耕食,他寫了首詞〈滿庭芳〉來象徵自己「歸田園」的快樂和表明自身豁達,提到黃州的一切如此美好,如詞牌名般春天來臨,滿庭芳草茂盛的喜悅。

    可惜上天的考驗還在後頭,隨後兩個月的大雨,他買的田地便滅頂了!雨勢稍緩和後朋友邀東坡去相田(查看田地),這首詞便是描述東坡對此事件引發的人生體悟。雖然東坡面對人群,所寫的詞必較激勵高昂。他自己還是有悲傷困頓的時候,而且還有更多的考驗等著他(流放海南島),然而仍是值得我們借鏡,並在困頓時來提醒勉勵自己的佳作名篇。

 

翻譯和賞析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不要害怕雨打葉的聲音,意即反正都已走在路途上了,就不要自己嚇自己。反正最糟的情況就只是淋濕而已。如果是這樣,倒不如放開心胸高歌徐行,徐行表示不可急躁或閃躲問題想草草了事,而是要平著心按部就班地解決人生遇到的問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湮雨任平生。

竹製的拐杖和草鞋勝過馬匹,只要有了它們相伴,誰會害怕一生都是要穿著簑衣的陰雨呢?意即不要排斥外在的工具或其他人的幫忙,但是不要太多或造成依賴。劉少雄教授舉例:「像同學準備指考,一定要有一些參考書,但不是一堆。補習有需要就補,但不是補很多或過份依賴補習。」而有了這些工具或幫忙,就不要害怕未來的困難和挑戰。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風雨後寒冷的春風吹來,在醉夢中的人被吹醒,而感到微微的寒冷,隨後溫暖的陽光迎面而來,似乎時迎接著我們。引伸的意思為人領悟到智慧,突破了逆境,成功的訊息如冷冽的春風「吹醒」不知已達到成功而仍在奮鬥的人,這樣的人有如仍在醉夢當中。而成功之人隨後反而有種寂寞冷清的感覺,舉例:就好像同學奮鬥辛苦了一整年,考完聯考進了理想的學校,接到入學通知書,然後說:「啊!一切都結束了嗎?」的失落感。而在更之後才會有成功的喜悅(山頭溫暖的斜照)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去無風雨也無晴。

回頭看看當初遭風雨而蕭瑟之處,什麼跡象也沒有,沒有經歷風雨,也沒有經歷後的放晴,只是大家白忙一陣而已。其象徵的意思為:回想過去,當初的擔心、手忙腳亂都是沒必要的。而成功的喜悅也不能沉浸太久,畢竟人生又還未走完,所以忘掉過去吧!回到當初的自己,迎接下個挑戰和未知的命運吧!

 

東坡詞 台大中文系劉少雄教授主講 我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sephRanChang 的頭像
    JosephRanChang

    JosephRanChang的部落格

    JosephRan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