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佛陀開悟得道後,渡化了之前以為佛陀生退心而離去的五個大臣,並為其說法。也開始展開49年的講法佈道生涯。


六、基督教有救恩;佛教講因果。


   首先一神論和緣起論本來就是兩個不同的思維系統,其中就算是一神教的始祖─猶太教也不講原罪,自然也沒有神用「另一個自身」向自己替子民贖罪救恩的思想。 但是就算是強調「救恩」的宗教教徒,還是不能否認自己的宗教,如其他宗教一樣,都強調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觀念。 至於現實中善有惡報,惡者卻善終的眾多反例呢?佛教解釋是以過去累積的原因導至今世的結果,所以現在的樂因也未必馬上就有苦果。而基督教除了說成是魔鬼破壞試探外,就只能推說是上帝最大的奧秘,我們無法解釋乾脆就不能質疑。 但是照基督教之前「老天有眼」的說法,一是魔鬼也是被神管理的,魔鬼被說成是上帝的黑臉或撒但是耶和華在非基督教主流事物或思想之替代名詞反而比較恰當。 二來是之前那些理所當然、言之鑿鑿的論點(像「猶太人拜偶像所以亡國」、「某某人毀謗基督教或散佈異端,所以被上帝(的信徒)燒死」、「某國巫毒教盛行,所以上帝發動大地震」之類的言論)那些現象也同是上帝
的奧秘,那人為何又可以用幼稚膚淺的思維來理解並接受自己下的結論呢? 承蒙救恩是否就不再受原罪所造成的苦? 是否如基督死裡復活而重生? 信了耶穌是唯一救主是否就不必自我要求和努力達到義人的標準? 很遺憾答案都是否定的,連龔牧師自己都承認,高層次信仰的基督教徒只是遇到苦難時轉換心情,變成甘願吃苦罷了。 但那些天花亂墜、怪力亂神說信了能免苦難的見證又是如何呢? 恐怕也不好說破。 最後,在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充其量也只能是象徵性的說法。 因為照理說耶穌肉身復活誠如經上說的是個真實事件(在現場可用錄影機拍下來),後世神學認為基督教徒為耶穌的弟妹,那死掉的基督徒是否也真的死一段時日後(遙遙無期的末日審判)從墓地中爬出復活,然後繼續活在這世界上? 但很遺憾地,被認為是「舊約」的《希伯來聖經》所說的:人始於泥土,終回歸塵土。這句「鐵律」「新的約」根本無法打破。

   佛陀是一個很實際的導師,祂不會給一些虛妄的希望。 祂明白當一個人真正的瞭解和放下才會真正的快樂。 這裏有一個例子:有一次,一位喪子的母親來求佛陀醫治她那死去的兒子,佛陀叫她去向任何一個從沒有親人去世的家庭去討一些芥子才能醫治她的兒子。 當然,要找一個完全沒有親人去世的家庭根本是不可能的。 這位喪子的母親在尋找的過程中漸漸明白而放下對兒子的執著和悲傷。 但在《聖經》裏,同樣有一個人向耶穌
(或者是舊約中的先知)求助希望他能醫治死去的親人。 耶穌大顯神通的令那人起死回生,而基督教徒們也大聲的讚歎耶穌的神通。 但想深一層,耶穌的救治解決了問題了嗎? 那人最終還是要死,而且那人第二次的死亡可能給他的親人帶來更大的痛苦。 因為,他的親人在他第二次死亡時也許會抱著一個更大的希望他還可以再次起死回生。 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痛苦也越大。況且,第二次死亡時,想必耶穌也已不在世上了。 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得出佛陀和耶穌智慧的高低。 我們對於神秘靈異之事不必全盤否定,但絕不能迷信依賴。 委婉地說,能靠別人救恩過活的話,若有「被救的因」,自然就有「被救的果」。但基督宗教這種他力代贖救恩到底是真是假,在歷史上、哲學和早期「百家爭鳴」的神學(今稱之為「異端」)上還是大有疑問。 反觀佛教自救和配合他力救濟是最實際的,畢竟西洋俗話也說:天助也必須先自助。

    至於龔牧師擷取一句《聖經》中耶穌所說的寶血為信徒而流,是否就是自稱第十三門徒的保羅所說的「因信稱義」? 這也還是大有疑點和爭議。再說,西方基督教國家還不是大量研究醫學和科技來對抗因「原罪」造成的病痛災難? 那是否虧欠神的榮耀卻沒受該受的處罰?還有為何有人榮華富貴、有人出生貧病交迫或即夭折死亡? 都是罪人為何命運大不同? 最後還是以前面的試問作為小結:若只靠向耶穌禱告治病或單靠嘴吧喊著「相信」就期待有什麼實質改變或靈性提升,那跟只靠喝符水來治病等等迷信的行為有何不同呢
?


七、基督教的究竟是永生;佛教的歸宿是涅盤。


    實在不想說「永生」其實是人類因只有短短數十載有限生命和對死後未知恐懼所共同的「妄想」。
這世間的一切都離不開一個「無常」的規律在運轉。 每一個東西都在「成住壞空┘。 所以,要在這世間「永生」還真的有點疑問(啟示錄中的新天新地,也就是新耶路撒冷城是在這地球上)。 基督教徒既然相信「永恆」靈魂的存在。 又何必去信一個承諾給你永生的神明? 因為其實你已有「永生的靈魂」了阿! 再說不論信不信耶和華,這肉體必定有生病毀壞的一天,這倒不必去贅述了。 基督教徒常讚嘆這世界的微妙精細,然後推論必有個完美的造物主。 卻不願意看到世間的死亡、生病、腐壞其實是維持這「精細維妙」世界的重要一環,而因為「人類」對它們的恐懼和厭惡,而基督宗教就把它們說成是這世界的「附加物」,豈不怪哉?

    而佛陀其實沒有真正說明涅盤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境界。 佛陀至多也是用許多否定句來描述涅槃的狀態,如非地、非水、非火、非風、非無限空間、非無限意識、非想非非想處定、非空無一物。 因為涅槃這種崇高的境界已無法用有限的言語客觀詳盡地描述。這好比一只青蛙要向一只蝌蚪解釋陸地上的一切,那樣的困難。 對於一只蝌蚪來講-水是一切,要牠明白沒有水的世界是如何的難以想像。 佛陀雖然沒有說明涅盤是如何,但祂已指明瞭道路(八正道)如何達到這個境界。 就算目前還沒有達到終點,這八正道也可以幫我們瞭解事實的真相而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痛苦。



結語

   
據我瞭解,龔牧師曾用了多年的時間在日本佛教大學進修了佛學,在早些年和今日佛教的名僧也有諸多筆戰。如今那時期的聖嚴法師和印順法師都以八九十歲的高齡圓寂。 不曉得龔天民牧師今日身在何處和是否還健在? 若仍活著也是一個很老的老人了。 就從當時期「基督教與佛教比較」的這篇文章看來,龔牧師並沒有客觀地呈現真正的佛法。 如果這是一個對佛教一知半解的人寫出來的文章,那還說得過去。 但很難想像這是多年的研究結果。 另一可能是龔牧師故意在醜化佛教。 不過這也難怪,每個人都有「我執」,況且龔天民「研究」佛教也是為自己的宗教做服務。 既然這樣,當初聖嚴法師說他為了飯碗問題寫了些兩面不討好的東西,我真搞不懂怎麼龔天民牧師能咬著「飯碗問題」這句硬解讀成是聖嚴法師對他的謾罵? 然後再狠狠回罵看誰罵的比較難聽。 難道他否認自己靠販售上帝的靈糧和福音過活? 他寫的「佛教學研究」沒有上市販售給部分基督徒來向佛教徒「傳福音」?

    很明顯這是不容否認的。 因為我記得龔牧師寫了許多如何向佛教徒傳福音
(最有趣的是「XXXX的真相」系列。先不論這些「大眾文學」的學術價值,實在很想請問龔牧師,那由聖經研究權威學者所寫的《耶穌的真實王朝》、《耶穌─天啟末日的先知》是否就是耶穌基督的「真相」?雖然這些書都是在那時期之後出版的,但我相信身為基督宗教師的龔天民是不肯承認這些資料的。)的文章。 這些文章書籍在網路書店和校園福音書坊都還成冊販售。 不過我覺得最詭異的是,龔天民牧師說傳福音時最好懂些佛教,而要懂佛教最好去佛教大學上課(真是無聊,若我是基督徒,我寧願多讀幾遍聖經和要求自己達到耶穌的教誨,或者跟慕道朋友宣揚基督偉大的精神和「上帝」的真實意含)。 其次是看他的著作,而和尚們寫的書「信仰味」太重,建議身為基督教信徒,但為了傳教而「研究」佛教的「佛學初學者」不要讀(《龔天民新文集》中「傳道人最好懂些佛教」一文)。 這就好笑了,照龔牧師的邏輯,那再請問要研究基督教是否就不該看神父和牧師寫的書,因為「宗教信仰味」太重而「失真」? 那些唯物的歷史學家或無神論者、異教徒所寫「基督教」的才是真?
龔天民牧師似乎寫這些東西時都沒認真思考過。 在下想很可能也是怕「信心不夠」、其實對自己宗教信仰所知甚少的基督教徒受到和尚們寫的書「感召」,而改變原本的信仰。 所以還是讀他「過濾過和附上批判註解」的資料比較保險。 在最後,我必須說宗教信仰跟政治一樣,同樣是自由選擇、可向眾人宣傳和供眾人檢驗,另外在不做人身攻擊和惡意毀謗的前提下,也都有批評和評論的自由。 這正是神權、君權等集權統治垮台後多元文化最珍貴的價值。 在文最末,在下只希望不僅龔牧師,也希望所有人,對於寫不同信仰宗教的言論文章時能夠真正遵守耶穌的教誨。

Mat 5:37
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或作是從惡裏出來的。)

12世紀強調「神性」的拜占庭式耶穌壁畫。現存於聖索非亞大教堂。耶穌後方光環中十字,學者認為是融入羅馬太陽神的「異教元素」而成。

 附錄:龔天民牧師「基督教與佛教」原文

一、基督教有上帝;佛教拜多神,或無神。
  一切宗教皆有信仰,就是最低級的宗教有時也十分虔誠;但重要的問題不是你有信仰,乃是你所信仰的是誰?因為你所敬拜的神不同,你的生命人格、思想、生活、受用也隨之而異。青年人實在要謹慎選擇他的宗教、比選擇職業、婚姻更重要。佛教在敬拜上,實在夠虔誠,只可惜敬拜多神。
  而且那些神皆不是神。近年來新佛教有所覺悟,只敬拜釋迦、阿彌陀佛、及觀音菩薩;可惜這三位也不是神。觀世音菩薩尚在修行地位,阿隬陀佛不過是千億萬佛之一。佛教中最尊貴者,當推釋迦佛,但釋迦佛也不是神。他並未叫人把他當神來敬拜。佛與眾生平等。人人皆可成佛。
  按佛學說:禽獸也可成佛。徹底說來,佛教是無神可敬拜的。結果,佛教祖師把佛像劈開燒火。自己就是佛,自己就是宇宙間最高大的。可憐,卻不知道自己的渺小、微不足道、有多樣的軟弱、低能。基督教則不然,上帝即在古時借著眾先知,曉諭人類,雖然在各民族,深淺不同,先知所知道的有限,但在這末世,借著祂的獨生子耶穌啟示于世人(來 1:1)
這位宇宙間獨一的真神上帝──耶和華,不但是真理,太初的道,自有永有,而且是最高權能、智能、仁愛、聖潔、公義、有位格的獨一真神,這才是人類所應當敬拜的。

二、基督教看世界是上帝所創造,有計劃,有目的的;佛教看世界是因緣和合,四大皆空,無計畫、無目的的。
  佛教看這閻浮提娑婆世界,眾苦充滿,都是由於一切眾生業感而來,果報而來,故佛教徒看不出被造之物、大自然界之美,及上帝創造之恩典。基督徒則不然,以為世界萬物俱是天父上帝所創造,奇偉美麗無比,其中蘊藏財寶豐富,用之不盡,取之不竭。人苟能靈能眼開了,則無論太空宇宙之大,原子之小,處處皆可見到上帝創造之奧妙。吾人對於山水花鳥,音樂美術,在在皆可寄情欣賞.因為這一切,皆是天父上帝為人類預備的。

三、基督教看人生是樂觀的;佛教看人生是痛苦煩惱的。
  佛教看人生有八苦,故不願來生再做人;基督教則不然,無論音樂、美術、科學,皆應努力研究。家庭、社會、世界,皆要努力服務。以為愈能做得多,愈能榮耀上帝。

四、基督教看人與禽獸有分別;佛教看眾生平等。
  佛教之所謂眾生,是指胎,卵,濕,化一切生物。佛教又謂一切眾生六道輪回。所以不敢吃牛豬雞鴨,以為恐怕是祖宗投胎,吃到了自己的祖宗。縱然不是祖宗投的胎,也不可吃。因為一切眾生,佛性平等,殺一眾生,來生要投為牛豬雞鴨被殺,以償還業報。故有買魚投之江河以放生,買豬牛送到廟中去養老。基督教則主張;人與獸之間是大有分別的,上帝創造萬物之時,唯有人有上帝的形象(品格).唯人有上帝的靈氣(Pueuma)其餘一切生物,只不過有魂(Psyche),有血氣生命而已。佛教徒時常批評基督教的愛狹小,只愛人,而不愛禽獸。其實不然,應該說:佛教的愛不正確,過份注重禽獸,而了忽略愛人之特殊。

五、基督教勸人信耶穌,出發點是赦罪得救;佛教勸人信佛修行,出發點是離苦得樂。
  佛教徒出家,或吃齋念佛,集功德,原因都是為離苦得樂。修修來生,或圖往生西方。出發點,並不是想到罪的問題,只想到苦的問題。此又與基督教不同,基督教叫人頭一件想到罪的問題,倒並不一定要離苦,甚至要甘心樂意吃苦,背十字架,在家庭中、在社會中,愛人、服事人。

六、基督教有救恩;佛教講因果。
  這是基佛二教最大區別:釋迦佛只是教主、導師,指示人離苦得樂,教導人自已修行之方法。他並未說:我能代替眾生擔罪,只要信我就得救。耶穌則不然,聖經清楚地說:我的寶血,是為你們的罪流出來,使罪得赦(太廿六28).信的人就有永生(約三15)

七、基督教的究竟是永生;佛教的歸宿是涅盤。

  佛教修行之目的,是在乎八涅盤。涅盤梵音(Nirvana)意為寂滅(tranquil extinction),是令人很難捉摸的名詞。到底進入究竟涅盤後,還有我(inividuality)沒有?我問過好多法師,回答卻是不同。有的說仍有我存在,有的說那時絕對沒有我存在了。如一滴水歸入大海,還有一滴水嗎?有的說:一滴水固然歸入大海,其滴水之相,了無可得,但此一滴水性還是存在于眾水之中而未消滅的、甚至有兩可的回答說:存在,不存在。存在是因為涅盤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回到法性實相。不存在是法性本來空寂。達摩說:本來無一物的境界。基督教對此問題,卻有了相當確切的回答,就是肯定說有永生。永生希臘原文(Zoen Aionion),乃指屬靈的生命--屬上帝的生命。此生命人在世時就能得到,假若此人真能悔改重生的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sephRanChang 的頭像
    JosephRanChang

    JosephRanChang的部落格

    JosephRan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