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評分:3.7分/5分
耳熟能詳的經典童話故事改編,「童話」其實以象徵性的手法訴說了人的七情六欲或是富含深刻的告誡意義。其實未必只適合小孩子或者是:原版其實並不適合小孩子閱讀。電影裡充滿了舊有故事中許多事物的原本象徵,也企圖加入新的元素並改編成新穎的電影題材,在這方面確實表現的不錯。但是也可能只是以相同的故事背景和人物的「公主復仇記」,而喪失部分原本故事要表達的涵義,而且故事節局和劇情發展廣大的觀眾卻早都已知道、了無新意了。
故事中新皇后拉維納在新婚夜就殺了國王,和已串通好的弟弟及其士兵囚禁白雪公主並佔領了她原本的王國。電影中拉維納汲汲營營追求永遠的美麗、強大的妖術和世俗財富跟權力,雖然在電影前半段就讓她都得到了,但是她可說是全劇中最不快樂的一個人。飾演新皇后的賽莉賽隆在大量獨腳角戲的喬段中大秀特效和複雜的內心戲來表現出精湛的演技,來撐場。這些部分可說是電影中讓人眼睛一亮的亮點。是飾演新皇后的莎莉賽隆藉由歇斯底里地大罵自己的弟弟因為一根釘子就讓白雪公主逃跑,以後一把劍不就要了她的王國......。之後又憐愛的說她也不是對他全心全意嗎?來展現這個皇后對她不計代價所得來的東西,卻又如此容易失去感到無比的恐慌和焦慮。在電影裡也透露她因不堪回首的過去導致她扭曲的價值觀,也就是對於美貌、權利上的執著、自私自利和對愛情的失望跟對人的不信任。魔鏡其實就是皇后更深層黑暗的自己,雖然是魔鏡告訴皇后白雪公主將取代她,然而其實當皇后早在婚禮上就已認為年幼的白雪公主將來會是她的威脅必須去之為快。導演藉由皇后在婚禮上不安地回頭望著白雪公主,因為她發現觀禮的群眾其實都在關注她背後的白雪公主。當然以及新皇后和魔鏡對話,其弟卻未見從鏡中冒出的人形,而且銅鏡中卻映著皇后的身影而不是傳統的另一張臉來證實這一點。另外皇后更視愛情為毒藥和欺騙,有如聖經中碰不得的善惡果。也因此她偽裝成白雪公主的親梅竹馬─公爵之子威廉來騙公主吃下毒蘋果。然而故事發展並非靠威廉的「真愛之吻」讓白雪公主復活,而是被白雪公主改變、願意追隨她的獵人親吻。我覺得這似乎說明一個偉人的信念必須有受其感照的追隨者傳揚下去,其就有如死裡復活般達到真正的永恆。
白雪公主可說是皇后拉維納的相反性格,編劇在舊有的角色中加入了「聖女貞德」、「為人民犧牲自己的救世主」之新元素。而飾演的「暮光女」克莉絲汀卻表現的強差人意。雖然公主和皇后都擁有美麗和「堅定的心」,但「堅定的心」用在不同的追求上又是多麼不同的表現,故事一直強調這一點。在電影中的「美貌」似乎也是這個「堅定的心」的象徵。拉維納強大的妖術可以奪取別人的青春、輕易挖出一個人的心臟甚至獲得一個王國。但在最後的決戰中皇后碰上白雪公主卻又沒法挖出她的心。也就不能如魔鏡所說的就能得到永恆的青春美麗與無與倫比的力量。可見藉由暗殺鬥爭及暴力統治所得到的又是如此不堪挑戰,終究是物極必反、暴政必亡。最後皇后在火焰中的得意地對白雪公主叫囂她絕不可能被打倒,放任臉上的火傷不斷出現又癒合消失。說明皇后對世俗欲望的追求,卻不顧他人和道德約束,有如身處在地獄熊熊的慾火中,即將被毀滅卻仍洋洋得意不自知。決鬥的結局是她被白雪公主刺到流出鮮血後醜陋地老死,這似乎印證皇后的母親,當時告戒她當心美貌的魔法會被另一個美貌的鮮血所破解。在電影裡「血」對皇后似乎是欲望和生命力的象徵,如她母親在皇后幼年時在鮮乳中滴下皇后的鮮血施法、皇后生吃血淋淋的鳥類內臟然後進行牛奶浴,而浴室底下窮人爭奪流出的牛奶表示極致浪費的物質享受已不能幫皇后達到想要永遠權勢和美麗的慾望。在中世紀的故事如吸血鬼也表達這一觀點。然而對白雪公主鮮血也可以純潔、對抗罪惡和為大眾犧牲的美德。這反倒像是受到基督教的影響。其實,這在歐美闡述善惡對抗二元論的故事,很難不會看到基督教的思想。畢竟對他們而言,傳入千年的基督教已是他們文化和信仰中的一部分了。
另外此片服裝和中古世紀的歐洲城堡莊園場景精緻考究,也不失為一特色。獵人角色出現的比重似乎跟皇后及白雪公主差不多。在新版故事中也是一個關鍵人物。強調獵人這個導師也是追隨者的角色從絕望到對被追隨者充滿信心願意赴湯蹈火的轉變,對被追隨者如白雪公主的成功也是不可或缺的。電影中七個小矮人也是同樣追隨者、導師和預言家的角色。「七」是否又另有含義就不得而知本片的特效沒有讓我期待得可以讓人大呼過癮,但也還不至於失望,至於不合理的情節呢?反正就是童話故事!情節不合理很正常。至於複雜的象徵隱喻卻超出我的預期。

(結婚時穿著華麗衣服的新皇后拉維納)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