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分:4.0分/5分
經典電影系列「異形」的導演為其舊題材拍攝前傳,並加入了「人類起源」的哲學思考來增加電影的豐富度。雖然沒有達到經典的水準(畢竟創新度不足),也不至於純粹只是賣弄高成本的特效巨片。
「人類從何而來?來到這世界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死後又何處去?」這似乎是哲學和宗教信仰的範疇。在神教中,究竟人創造了神,還是神創造了人?我認為因為人不能創造人,所以我們雖然發現很可能古人類觀察自然並渲染上自己的期望和幻想後創造了「眾神」或「獨一真神」,但我們還是將「造人」的榮耀歸給神。隨著科學的發展,這個科學也探討的最終問題有了概闊的學說。電影情節是:人類的起源其實是因為外星人放逐一個同類到地球上,該外星人處決(或自殺)後的DNA片段落入水中,經過億萬年漫長的過程,又發展出外星人DNA序列高相似度的人類。如同被宙斯殘酷處罰的普羅米修斯。只因祂偷來並給予人類象徵文明的「火」,使人類終能和神「平起平坐」。也就是說,「普羅米修斯」就是遭流放地球之外星人的隱喻,「眾神」就是大飛碟中的外星人。至於異形和神祕的黑色物質,是潘朵拉的魔盒?但是「眾神」還沒將這盒子拿到地球就先反遭自己創造出的生化武器吞噬?
電影裡主要人物都深刻的代表人類對探索「人類起源」的看法。女主角伊莉莎白‧蕭是古生物學、考古學、遺傳學和人類行為學家(是為了減少太空船上的人數才把這麼多學位集在女主角身上嗎?還是未來世界發明了聰明藥和優異的學習以及教學法?),其父親可能是前往未開發國家傳教的醫生兼傳教士。然而因其父母親的橫死、自己不能生育,使伊莉莎白瘋狂地企圖找到生命的起源,或者說是造物主的答案,甚至不惜付出巨大的代價。對於基督宗教,她當成是一種她對父親的一種懷念。她真正的寄託和期望反而是對外星人的探索。如當她男友告訴她十字架可以取下來時,她還是選擇戴著,並反問誰造了外星人,卻忽略《聖經》中耶和華(或耶和華們)造人的故事和劇情裡的現實衝突。雖說科學和信仰不同之處是科學必須被證實是對的。然若我們發現自己信仰是錯的,我們還有多少人能保持原本的信仰(以新知識和概念解釋自己的信仰就非我說的「原本的信仰」,而能保持「原本信仰」的人,大部分都變成阻礙人類進步、迫害別人的人自由權和生存權的基本教義派)。這是很感性而非她理性科學的一面。伊莉莎白的父親面對幼年的伊利沙白問到對母親早死和土著的死亡時,也退到寧願選擇相信有天堂的妥協層次。對於土著和他不同的上帝觀、人的生老病死、造物主為何要造人和到底為什麼要這樣做,她父親似乎也充滿無奈和懷疑。
我比較喜歡為人類犧牲並替這些喚醒外星人傢伙收尾的艦長和莎莉賽隆飾演的高階主管,亦是贊助者前威蘭總裁之女的維克斯小姐。當眾人甦醒嘔吐之前,她就已經爬起來做伏地挺身。可見她對於自己是非常嚴格的人。對於未知領域她持保留理性的態度。相對於那兩個「天真狂熱」的科學家情侶,維克斯小姐可說是十分謹慎。雖然編劇將她塑造成過於理性嚴苛,導至於像沒有人性(感性、情慾)的「機器人」。但也因此才能確實將損失災害控制到最低。這也是科學家須具備的特質,追求真理之於必須先能保護自己、深思熟慮可能突發的狀況和災害損失的控管。片末維克斯小姐也展現出人性感性和脆弱的一面,她跪下勸求父親不要前往飛碟,以及最後倉皇逃生卻被墜落的太空船壓死。最重要的是,她並不認同她自負父親的貪婪價值觀。她認為人終有一死,這是再自然也不過的事。轟轟烈烈、君臨天下後平靜的結束就已達到身而為人的價值。而人類希望尋求造物主真相的背後原因,是因為期待這個真相能解決人類面臨到的許多問題。可是電影想表達的是:付出巨大代價後所得到的「答案」,卻並非如人類預期的崇高美好。
至於伊莉莎白的男友─查理‧哈洛維,是一個考古學家。他自負大膽、懷疑論、不計一切代價得到他想要的答案,卻也因此喪生並禍延其他人。查理和機器人(生化人)大衛的對話比較有趣。大衛問他為何人類要造機器人?他回答或許就只是人類能造出機器人而以。大衛再反問:若你們的造物主也這樣回答你,你會失望嗎?查理露出鄙倪和不可置信的表情。其實電影暗示人類就只是外星人意外造出的結果,如同人類偶然的發明,或是為了能發明而發明機器人一樣。這真實的答案人類並不能滿足,更是沒有辦法接受的。像是電影後段殘存的外星人甦醒後,伊莉莎白發瘋似地要大衛問外星人為什麼創造人類後又要殺人類?這其實是因為事實和她的預期落差太大,以致於她沒有辦法接受。查理對大衛充滿歧視、譏笑和自認為優越,卻忽略或低估了被造物大衛其實擁有和自己類似的情感和特質,再加上大衛愛上伊莉莎白。終促使大衛惡意感染查理外星病毒。被造物的情感其實不低於創造者,但往往被創造者輕視低估。或許這能部分解釋為何希臘眾神這麼懼怕人類擁有火。為何耶和華震怒和害怕吃了善惡果,眼睛變明亮的亞當和夏娃。這是因為:他們變得跟我們一樣,能辨善惡。創造者忽略了許多因素,然這些因素導致被造物和造物主關係非當初造物者預期的時候。就是創造者震怒、害怕和失望,於是乎懲罰,甚至動手毀滅被造物的主因!或許也是伊麗莎白再次踏上旅途追尋的答案之一吧!
本片有幾點非常離譜,像是外星人墜機後能迅速移動到逃生艙追殺伊莉莎白。伊莉莎白剖腹取出異形後居然還能到處跑跳,也沒像她男友一樣感染疾病。叢林探險都知道要帶來福槍了,而探勘未知星球伊莉莎白博士卻認為不需要帶武器,而隨隊隊員也真的就不帶。從人體中取出的異形寄生蛋居然違反質量能量守恆,在沒有人體供應養分來源的醫療艙中能越長越大。此星球只是外星人的中繼站或是基地之一,也沒有成功飛到地球毀滅人類,人類的古文明為何又有特別記載這個中繼站而非外星人原本居住的星球……。但這些漏洞勉強算是不傷故事主軸的「不合理之處」。
至於是否又是宣揚「人類的無知自負挑戰上帝的智慧,終導致滅亡」?我認為這是偏狹宗教信徒的抹黑科學的說法。如同有些人認為是因為人性的貪婪自私導致許多宗教暴行。同理許多科學帶來的負面影響何不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科學是尋求真理、改善人類的生活而並非是刻意挑戰遠古的傳說和宗教教義。電影裡播到維克斯小姐嘲笑伊莉莎白說:「我看你們的策畫者(邀請人類前往外星球的生物)是在洞穴裡那群遠古未開化的野蠻人吧!」的喬段時我差點笑出來,好像是針對某些迷信的宗教信徒說的。而這兩位科學家願意花大代價來印證野蠻人的說法是真是假,也是一種文明進步和選擇,野蠻人的說法是對是錯又麼樣呢?印證這說法可能不符付出的成本,但並不違反科學求真的精神。反而比迷信野蠻人編的故事又拿著到處強迫和恐嚇別人相信好太多了。
雖然科學目前的結論不一定和宗教經典說得一模一樣,但總比稱之為「虔誠謙卑」骨子裡卻是盲信和死守教條,更能算是人類的美德和殊勝。而個人認為宗教信仰就是個人心靈上的寄託和精神食糧而已。至少,雖然可能跌倒,但我們還是選擇進步。而控制跌倒的傷害就需要科學的謹慎評估和周延計畫的特質了。像是人類是否該企圖與外星人連繫?英國物理學家霍金就警告應該避免,免得當年美洲土著被歐洲列強入侵殖民的慘況在整個地球上發生。若深思熟慮後人類願意付出有限度的跌倒風險而求進步。那也就是一種選擇。無法評論其對錯好壞吧!
(大家爾孰能詳的希臘神話:普羅米修斯(右)因為偷火給人類,而遭到宙斯每天用老鷹啄食肝臟的處罰。左邊是他被罰扛陸地的老哥。對神話史有興趣或想進一步了解對神話故事的思維,有興趣可參考凱倫‧阿姆斯壯寫的《神話簡史》)
女主角伊莉莎白‧蕭博士。由曾演過「龍紋身的女孩」、「福爾摩斯2:詭影遊戲」的歐蜜配瑞絲飾演。
莎莉賽隆飾演的梅若迪絲·維克斯,是威蘭企業派遣隨艦的高階主管,監督登陸任務。也被艦長開玩笑地質疑她是不是機器人。背後是太空船的虛擬影像。
電影中生化人大衛的廣告。本電影有三支前導預告片。一是未來世界中大衛機器人的廣告,二是伊利沙白博士向威蘭總裁的自我推薦錄影,三是野心勃勃的威蘭總裁在股東大會的演講。以下依序為上述影片的連結。
1.http://www.youtube.com/watch?v=0m_gMnzG8w0